首页

女王残忍踢裆出血视频

时间:2025-05-26 11:27:52 作者:构建起“空中生命走廊” 天津首条无人机低空医疗配送运输专线试飞成功 浏览量:31908

  十年之约,火力全开!

  2024年,是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创办的第十年,也是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全球投资促进年的“启动年”。

  到黄埔去,优势机遇叠加,天时地利人和!

  外资企业密集“加仓”、新设企业数量攀升、优质项目络绎不绝……今年以来,一组组“开门红”数据,为黄埔这片全球投资沃土写下生动注脚。

  这次盛会,黄埔又将释放哪些信号?

  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全国经开区第一 投资黄埔就是投资未来

  以十年为尺,广州国际投资年会的成长史,见证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日益紧密的连接和融合。黄埔一张沉甸甸的招商引资“成绩单”,更加真切地阐述何为投资广州、投资黄埔,就是投资未来。

  回望2015年,在首届投资年会启幕的同一年,新的黄埔区横空出世。当年,原黄埔区与原萝岗区合并成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当深厚的工业基础和蓬勃的发展潜力相结合,广州开发区、黄埔区迸发出庞大的产业引力和招商潜力,拉开新一轮全球“抢项目”的序幕。

  大型跨国企业纷至沓来,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10年过去,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实际利用外资“翻了一番”有余,从2015年的11.5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30.7亿美元。截至目前,该区累计设立外资企业超5000家,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连续5年位居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堪称广州乃至华南地区最受外资欢迎的城区。

  凭借一流的营商环境和强大的招商磁力,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先后斩获联合国“全球杰出投资促进机构大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十佳产业园区”和“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区”等荣誉。

  每年投资年会黄埔分会场,总是高朋满座、大咖云集,所办的分论坛数量在全市数一数二。这里不仅是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更是全球投资者洞察战略先机的“第一窗口”。

  能及时把握黄埔区、广州市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脉动,就意味着抓住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机遇。

  今年的黄埔,打开了全新的发展前景与投资良机。

  从全局定位上看,广州已下了一盘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大棋”,黄埔占据了东部中心这一战略布局近“半壁江山”,是“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广州”的“黄金主场”。聚焦于东部中心四大核心功能——国际综合交通枢纽重要门户、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核心承载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引擎、大湾区生产性服务中心,区域潜能正进一步激发,投资选项也大大拓宽。

  从增长动能上看,新质生产力正蓬勃孕育。作为广州第一制造大区和创新强区,黄埔将做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低空经济、氢能与储能、人工智能、大模型大数据等“新赛道”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争先突破。

  从开放合作上看,大平台带动大产业,大产业创造大机遇。近年来,黄埔的国家级平台“全明星”阵容不断扩大,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作用日益彰显。手握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一个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中新广州知识城,这里还陆续将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广州知识城综合保税区等收入囊中,各类政策叠加优势凸显,开放大门越开越大。

  外资加仓开局喜人 今年1至2月新签约引进项目63个

  今年,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拉开全球投资促进年帷幕,吹响新一轮“大抓投资、抓大投资”号角,冲刺全年引进超400个项目的目标。

  衡量一个地方的综合竞争力和投资吸引力,企业真金白银的“用脚投票”,无疑最有说服力。

  伴随着龙年开端,黄埔在今年1至2月已成功新签约引进项目63个,其中包括最强地铁大脑“穗腾”OS运营总部、生物医药准独角兽企业瑞莱谱、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百强企业君润人力等,实现了“日日有签约”“月月有成果”的喜人开局。

  外商投资热情高涨,纷纷“加仓”,坚定深耕黄埔信心。

  中欧智能网联创新中心项目签约落地,计划投资总额约1.5亿元;安利全球董事会高层超20人团队到访,与生物岛企业机构共探前路……据悉,仅1至2月,全区新设外资企业数33家,同比上升37.5%;实际利用外资5.76亿美元,同比上升8.62%。

  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2024年1至2月,全区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5950户,同比增长115.35%。

  每一个增长的数字,每一家企业的落户,都是对黄埔营商环境的“最佳脚注”,也是广纳四海宾朋、激活发展势能的“敞怀拥抱”。

  “普洛斯集团在广州的累计投资总额超过了100亿元,黄埔是我们在广州最重要的投资区域。”普洛斯资产中国区联席总裁赵明琪表示,“湾顶明珠”黄埔的发展后劲十足,企业未来3年计划在黄埔新增投资不低于100亿元,包括城市更新项目和新产业载体项目等,为黄埔落地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加砖添瓦。

  全球招商引资,这里究竟有何独特优势?

  综合成本优势明显 为企业提供稳稳的“确定性”

  在新一轮招商引资中,超大城市普遍面临土地、人力等要素成本的制约,“寸土寸金”虽然造就了国际大都市的荣光,但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制造业蓬勃发展的制约。

  然而,地处广州东部中心的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不仅依旧保留了庞大的产业空间,要素成本远低于同类城区,而且发挥营商环境、产业和人才集聚效应,打造新的综合成本优势。

  从显性的外在成本来看,与其他中心区相比,这里土地成本较低,产业空间充足,而且对于先进制造业,不吝投入。当前,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围绕广州“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的目标,通过供应导向策略,对重点项目予以全面保障——

  仅在2023年,黄埔规划新增104平方公里建设用地,2/3用于保障产业项目;完成新增建设用地报批和取得批复的面积,均创历史新高;向省争取先进制造业指标3500亩,全市最多。

  从开创大道、科学大道到创新大道,一条条发展之路不仅崛起一座座总部经济大楼,还孵化了“大孵化器”集群。今年,全区各类产业载体面积将达3000多万平方米,企业可以通过“产业载体超市”,随时找到最匹配的心仪空间。

  一言以蔽之,只要符合黄埔高质量发展需求的项目,就一定“有地可用、有楼可租”。

  “前段时间,我去了京广协同创新产业园,当场决定在黄埔落户。”湖南华湘(东莞)律师事务所涉外主任郑泽宇谈及来这里的选择,用“不用犹豫”来形容。

  除了基础的成本优势外,黄埔还具备显著的综合成本优势。营商环境改革带来的效率优势,产业、人才汇聚带来的集聚优势,上下游产业链完善带来的集群优势,无论对于创业还是就业,都意味着巨大的成本红利。

  综合成本优势,是企业投资落户的核心关键之一。从土地、租金和市场获取等角度分析,足以管中窥豹,证明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的投资优势,加上一向有口皆碑的优质营商环境。这种稳稳的“确定性”,是企业在充满变数的市场中坚实的依靠,带来暖暖的幸福感。

  黄埔:引育新质生产力 重构新一轮的产业版图

  今年的投资大会,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的招商目标极为清晰——瞄准产业“最前沿”,引育新质生产力,重构新一轮的产业版图。据悉,广州开发区、黄埔区计划每个重点产业引进10个以上建链强链项目。加快发展生物制造、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持续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氢能等未来产业。

  文/何瑞琪

  (广州日报)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秋假期第二天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近2亿人次

目前,该公司共有25家直营店,在给居民提供新鲜平价蔬菜的同时,还保障了市场整体价格平稳、商品充足,充分发挥了直营店保障供应、平抑菜价的作用。

媒体:“52000现金花束”竟成洗钱手法 相关部门不妨“以案说法”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购物中心已经进入了3.0时代。这里不再仅仅是一个购物场所,而是一个集文化、商业、科技于一体的综合体验空间,通过内容营销和消费体验,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引导未来的生活方式。”南京德基广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铁民分享了商业综合体迭代升级的经验。

国防部: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筹备进展顺利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中文系系主任王晓梅等学者,从建立语料库开始,历经十年努力,出版了《马来西亚华语特有词语词典》,对逾2000条马来西亚华语特有词语进行全面性汇总和梳理。马来西亚华语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特有词语?它们来自何处,体现了怎样的文化内涵?王晓梅近日就此接受“东西问”专访。

诺如病毒流行季来临 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做好防控

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尼日利亚总统提努布此次来华,除了出席峰会,还是国事访问。当天,习主席为他们举行欢迎仪式,并举行会谈。

浙江温州海岛万亩羊栖菜喜迎大丰收

李倩表示,藁城区对耿村文化资源进行深层次挖掘及整合,拟将耿村打造成集非遗体验、故事表演、国潮创意农文旅、教育研学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示范区。“我们正致力于开发耿村民间故事相关的非遗衍生品,只有形成产业链条,才能让口耳相传的耿村民间故事历久弥新。”

相关资讯
(杭州亚运会)港澳台选手的亚运时刻:心心相融 携手让爱同行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的重大实践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具体体现,是以更先进的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资料的改进、劳动对象的扩展及其组合的优化,推动生产力不断从落后走向先进、从传统走向现代,也带来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升。在传统生产力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消耗较多物质资源和化石能源。在这个阶段,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资源利用率不高,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生产力逐渐呈现出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态,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的新质生产力开始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现代化的产业为主要载体,要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新”主要体现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及其发展应用所催生出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质”主要体现在质量、品质、效率、效能等方面的大幅提升。从传统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新质生产力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与生机活力。

热门资讯